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年第1期文章
  • 脑性瘫痪显微外科治疗的回顾与进展

    在脑性瘫痪治疗领域内,本世纪显微外科技术的运用创造性的发展了对脑瘫治疗有重要突破作用的两种新型术式,即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Selectiveperipheralneruotomy,SPN),把痉挛性脑瘫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给我们去思考新世纪进一步在治疗脑性瘫痪中发挥显微外科技术优势的思路.......

    作者:刘小林 刊期: 2000- 01

  • 显微外科基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欣逢千禧之年,辞旧迎新之际,抚今追昔,感慨良多.难于料想,当今能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的核心刊物,在1978年8月面世时,是油印本的内部学术交流资料.忆创刊之时名为,物质条件虽然简陋,但学术宗旨明确,代表主办单位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显微外科小组,以发刊词形式出现的“编者的话”中,主持人朱家恺已高瞻远瞩地指出:“显微外科的发展不仅决定于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基础理论”.......

    作者:钟世镇 刊期: 2000- 01

  • 骨移植回顾与展望

    骨移植的历史已逾百年.早在1878年苏格兰的Macewen即为1例因骨髓炎所致肱骨缺损的4岁患儿施行异体植骨术获得愈合,此为骨移植早的成功报道.1915年Albee发表专著并倡用自体胫骨片嵌入式植骨.一个多世纪以来,骨移植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但传统移植骨的愈合需经过漫长的“爬行替代”过程.尤其是对长段骨缺损的修复,移植骨很难被完全替代,常发生不愈合或移植骨被吸收等现象,难以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振光 刊期: 2000- 01

  • 皮瓣移植术的回顾与展望

    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首先由Goldwyn,Lamb和White(1963)用狗做实验,5只中有3只皮瓣成活48小时.1972年9月临床第1例游离皮瓣移植成功(Harii1974),国内杨东岳(1973)用吻合血管的(腹壁浅血管)腹股沟部皮瓣移植,修复颊部肿瘤切除后创面成功.此后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在临床上广泛采用,使各种创伤(面)的修复方法,发生了变革.我院自1976~1998年,共行吻合血管的......

    作者:王成琪;王剑利;张敬良;王刚 刊期: 2000- 01

  • 特殊类型断指再植回顾与展望

    关于特殊类型的断指再植,现就复习文献后所获信息作一回顾及展望,供同道参考[1~5].......

    作者:程国良 刊期: 2000- 01

  • 显微外科技术在组织工程学研究中的地位与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Langer和Vacanti[1]提出“组织工程学”概念以来的10多年时间里,组织工程学研究已在世界各国蓬勃开展.我国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始于90年代初.在1997年旅美学者曹谊林发表鼠背复制人形耳成功后逐渐热起来,并于1997年、1998年先后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立项,正式展开了以国家资助为主的组织工程学研究[2].虽然组织工程......

    作者:杨志明;解慧琪 刊期: 2000- 01

  • 足趾移植的回顾与展望

    1966年,华山医院杨乐岳首创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开创了显微再造的进程[1].在我们创用游离移植第二足趾的时期,美国的Buncke于1965年进行了猴的拇趾移植;1968年英国Cobbett成功地在人体上进行拇趾移植再造拇指;1980年Morrison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拇甲瓣移植术.此后Foucher,魏福全根据拇与手指缺损的形态与大小,设计出各种类型的趾移植(称节段性趾再造或修饰性趾移植).......

    作者:顾玉东 刊期: 2000- 01

  • 带血管蒂骨膜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验和临床研究

    带血管蒂骨膜加松质骨移植和单纯松质骨移植均有成骨作用,被普遍应用于骨不连、骨缺损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但是哪一种方法好,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带血管蒂膜加松质骨移植效果好,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崔旭;赵德伟 刊期: 2000- 01

  • 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病变较传统的入路有诸多优点,而被众多学者所采用,并取得良好疗效[1-3].但由于该入路要求广泛地磨去岩锥的骨质结构,而岩锥又是颅骨为复杂的部位之一,容纳有Ⅶ、Ⅷ脑神经、前庭及半规管等重要结构,故制约了临床医师的手术操作.为此,作者进行了与颞骨岩部入路相关的该部位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旨在为临床术式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显微解剖学标志和数据,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新中;于春江;文小军;张红旗;马会强;任同明;霍保星 刊期: 2000- 01

  • 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皮瓣应用解剖

    指腹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近年来报道较多,有带蒂鱼际皮瓣、指侧方岛状皮瓣、足趾游离皮瓣等,各种方法各有利弊,作者根据需要,解剖设计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皮瓣,并探索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王友华;汤锦波 刊期: 200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