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年第04期

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体会

魏壮;索岩;杨光;刘飙;尹维田;刘浩宇

关键词:虎口, 岛状皮瓣, 皮瓣修复, 指皮肤缺损, 拇指, 指功能, 治疗原则, 趾腹皮瓣, 手部, 示指背侧, 第二足趾, 长度, 外伤后, 手功能, 副损伤, 周期, 指骨, 外形, 外露, 外观
摘要:拇指功能极为重要,占手功能的36%[1].只有大限度地保留拇指的长度,才能正常发挥手部的功能.外伤后拇指皮肤缺损常伴有指骨、肌腱的外露,若处理不当,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基本的治疗原则为大限度保留拇指的长度[2].目前临床上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方法较多,有传统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第二足趾趾腹皮瓣等各有其优点,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诸如治疗周期长、副损伤大、外观欠佳等缺点[3-5].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3例,术后受区外形及拇指的功能满意,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