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年第04期

单纯钽棒与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观察

王雨;王爱民;杜全印;王子明;吴思宇;骆晓峰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钽棒, 骨移植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钽棒与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经验,其中一侧行髋关节置换,一侧行股骨头髓芯减压、自体骨移植、钽棒植入的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8~49岁,平均35.7岁.Ficat分期:换髋侧为Ⅲ~Ⅳ期;髓芯减压、自体骨移植、钽棒植入侧为Ⅱ期.同一时间段,根据随机化原则,选择12例股骨头坏死单侧行髓芯减压、钽棒植入患者作为对照组.男8例,女4例.年龄25 ~ 46岁,平均33.2岁.Ficat分期均为Ⅱ期. 结果 术后随访24 ~ 62个月,平均(42.5±6.7)个月.钽棒组Harris评分(82.6±5.3)分,与术前(平均65.3±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进展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为终点,2例转为髋关节置换.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组Harris评分(92.2±1.0)分,与术前(65.9±6.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进展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为终点,髋关节生存率为100%(12/12).组间比较提示钽棒联合骨移植组,患髋临床功能优于钽棒组(P<0.05),影像学进展至Ⅲ期以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髋关节生存率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自体骨植入加钽棒置入技术比单纯钽棒植入,可以更好的缓解髋疼痛,延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