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7年第1期文章
  • 经乳突小泡面神经缺血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组织损伤轻、入路更便捷、更符合临床的面神经缺血大鼠模型.方法从2015年2月至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将4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n=35)和假手术组(n=10).手术组采用耳后切口,经乳突入路暴露并阻断岩动脉.假手术组仅暴露岩动脉,不予阻断,两组均取左侧作为自身对照组.于术后12h及连续28d从瞬目反射、触须摆动情况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观察与评价;于术后即刻,第1、3、7、14、2......

    作者:卓洋;李爱民;刘希光;李清斌;纪子腾;陈慧珍 刊期: 2017- 01

  • 小儿四指缺损再造一例

    患儿女,9岁,因烧伤致右手示、中、环、小指缺损8年入院.查体:右手背大面积瘢痕挛缩,示、中、环、小指Ⅳ度缺损、并指畸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90°畸形(图1).X线片示:右手示、中、环、小指近指间关节以远缺如、第2~5掌指关节脱位(图2).......

    作者:程栋;杨胜相;王再领;宋杰;张明慧 刊期: 2017- 01

  • 腹壁上动脉血管推进距离对大鼠穿支皮瓣成活的影响

    目的探讨皮瓣推进距离对大鼠穿支皮瓣成活以及血管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取50只雄性大鼠,采用大白鼠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模型,按照穿支长度与推进距离之间的比例(RPLAD)为1.0:0.5、1.0:1.0、1.0:1.2和1.0:0(原位缝合)进行手术.术后大体观察皮瓣成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并于7d时测量皮瓣成活面积,计算百分比;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析为皮瓣供血的穿支血流情况;动物处......

    作者:蔡晓斌;蓝益南;张扬;沈立锋;寿旦;郑荣宗 刊期: 2017- 01

  • 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的供血范围及观察斜支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腿前外侧区设计切取了57块皮瓣,发现携带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者21例(占37%),术中观察了斜支、降支供应股外侧肌表面皮肤范围,其中12例采用斜支穿支皮瓣覆盖足、踝部创面.男8例,女4例;年龄23~52岁.交通事故伤6例,重物挤压伤4例,器械伤2例.损伤部位:足背5例,踝部4例,小腿远端......

    作者:孙雪;魏在荣;金文虎;李书俊;张文夺;李海;胡鹏;聂开瑜;孙广峰 刊期: 2017- 01

  • 集思广益共筑杂志美好未来——《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年度东北地区编委会召开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南国广州依然绿意盎然,初冬的寒风却已卷携着后一片黄叶,轻轻刮过松花江的水面.东北大地更显苍茫辽阔.2016年10月27-28日,《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在哈尔滨高新医院召开了本刊2016年度东北地区编委会暨定稿会,届时举办了“显微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赵德伟副总编,编委有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崔树森、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李崇杰、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汪华侨;封静;常湘珍;顾立强;刘小林 刊期: 2017- 01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术后管理

    目的探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综合管理方法.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23例,男99例、女24例;其中上肢28例,下肢95例;术后采用包括专科化病房管理、实时皮瓣血液循环监测、术后治疗局部与整体并重等具体措施的术后综合管理.患者分别于出院后3周、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结果123例......

    作者:曾蔚;周征兵;唐举玉;彭伶丽;吴攀峰;俞芳 刊期: 2017- 01

  • 中国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发展与提高

    1966年,上海华山医院在杨东岳教授带领及中山医院外科协作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利用第二足趾移植施行拇指再造获得成功,为我国及国际利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开创了先例.1977年《中华外科杂志》发表了杨东岳等[1]“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40例报告”,1978年由陈中伟、杨东岳、张涤生等[2]编著的《显微外科》,杨东岳教授撰写的“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章节为我国学者开展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提供了......

    作者:程国良 刊期: 2017- 01

  • 周围神经长段缺损桥接修复的相关因素

    近年来,因交通、生产事故等意外创伤引起的周围神经缺损性损伤已很常见[1].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缺损不能直接缝合,须依靠神经移植或各种代用品桥接才能修复[2].尤其对于长段的周围神经缺损,目前的临床修复方法还难以使缺损神经达到理想、满意的解剖和功能恢复.此外,在一些临床研究报告、临床文献描述、研究项目的指标、指南和项目技术方案中,也频繁出现“周围神经长段缺损修复”的概念,相关的困惑与问题源此而生.究竟......

    作者:刘小林;林焘;詹翼 刊期: 2017- 01

  • 我与《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共成长

    春末夏初,我接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汪华侨主任的电话,约我为《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以下简称杂志)创刊40周年写篇纪念文章.欣喜之余恍然惊觉,逝水年华,一直以来是良师亦是益友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已经迎来了40岁生日.......

    作者:徐永清 刊期: 2017- 01

  • 从事显微外科40年回顾——学习、继承、发展、创新

    1963年,陈中伟断肢再植成功,开创了显微外科新纪元;1973年,杨东岳成功完成我国第一例游离皮瓣,推动了我国皮瓣外科的发展.1975年,在我国显微外科发展的初始阶段,我有幸到解放军第89医院学习断指再植,目睹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一个个用传统方法无法治疗的疑难患者,从而激起了我对显微外科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显微外科的道路上奋斗了40余年.......

    作者:侯春林 刊期: 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