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PRGD复合神经导管修复上肢周围神经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PRGD复合神经导管桥接修复上肢粗大周围神经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4年8月,应用PRGD复合神经导管桥接修复上肢粗大周围神经缺损的患者19例,其中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各6例,尺神经7例.术后定期随访,行感觉、运动功能、高频超声及肌电图检查评估.结果19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21.75±6.86)个月,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运动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优7......
作者:黄继锋;张伟才;王伟莉;林莉;严琼姣;李世普 刊期: 2015- 02
-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皮瓣术后臃肿一次切除修整术42例
皮瓣移植术是手外科及整形外科常用术式,约占手外伤修复手术的1/3[1-2].皮瓣修复术后因皮下脂肪较多,术后受区往往较臃肿,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可影响患肢功能[2-3].皮瓣去脂整形往往是皮瓣修复术后必行的后续治疗手段[1].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们对42例皮瓣术后臃肿患者采取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一次脂肪切除修薄术,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李长青;孙晋中;崔雅宁;张翠兰;程红林;张军会;刘云峰 刊期: 2015- 02
-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儿童指端指腹缺损
儿童手指指端外伤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尤其是指腹缺损在手外科常有发生.如处理不当,将造成儿童手指发育障碍或功能受限,对儿童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儿童手指纤细,且患儿家长对患指外形、功能要求较高,在临床上治疗方法相对成人难度较大.2004年2月至2012年5月,我科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儿童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净宇;马铁鹏;高顺红;周彤;张文龙;于铁强 刊期: 2015- 02
-
改变动静脉压力差对逆行岛状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
目的通过新西兰大白兔活体动物实验模型,探讨改变动、静脉之间压力差对逆行岛状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的实验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保留皮瓣蒂部浅静脉干的完整性);B组:隐动脉部分吻合组(皮瓣内的隐动脉近心端切断后,管径修剪为原来的一半,行端端吻合);C组:静脉干部分吻合组(皮瓣浅静脉干近心端切断后,管径修剪为原来的一半,再行端端吻合);D组......
作者:王培吉;周聚普;江波;赵家举;张勇 刊期: 2015- 02
-
不同微应变环境对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微应变环境对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性能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将用低渗联合冻干技术改良法制成的兔脱细胞神经支架与PKH26标记的兔原代SCs复合,给予0%、5%、10%和15%形变量的微应变刺激后,修复兔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缺损长度1cm),另设自体神经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8周时取出支架行苏木精-伊红(HE)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支架内细胞分布及髓鞘计数;S-10......
作者:李艳军;孙晓雷;马剑雄;张扬;赵斌;李爽;吕建伟;马信龙 刊期: 2015- 02
-
指骨巨大孤立型骨软骨瘤并异物一例
患者男,39岁,5年前右示指桡侧被金属钢丝扎伤,自行局部伤口消毒,口服抗生素治疗,伤口自行愈合.半年后局部开始出现轻度肿胀,局部按压无明显疼痛,手指屈伸活动正常,末梢感觉、血运正常.未进行特殊处理,近年来,肿物逐步增大,影响手功能.临床查体:右示指中节桡侧可见一1.8cm×1.5×0.3cm高起皮肤的肿物(图1),皮肤无破溃,表面无静脉怒张,肿物局部无压痛,手指屈伸活动轻度受限,末梢感觉、血运正常......
作者:焦伟;冯国平;张诚;高延智;盖茂杨 刊期: 2015- 02
-
正中神经在腕管变异一例
患者女,56岁,因“双手麻木伴疼痛6年加重半年”于2014年6月人院.检查:双侧大鱼际肌无明显萎缩、肌力5级,双侧腕部Tinel征和Phalen征阳性,腕部MRI显示双侧正中神经在腕管部明显受压.初步诊断其为腕管综合征.决定采用掌部纵形小切口行双侧腕管松解术.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先行左侧腕管松解术,上臂上气囊止血带,驱血后充气.自远侧腕横纹掌长肌腱尺侧沿大鱼际纹尺侧0.3cm处作纵形切口,长约3,0......
作者:王哲;李智勇;陈郁鲜;王昆;路云翔;任建华;何容涵;苏守文;张文辉 刊期: 2015- 02
-
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监测在游离腹部皮瓣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监测仪(NIRS)在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皮瓣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NIRS对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期间接受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41例患者进行监测,记录并分析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皮瓣的组织氧合指数(TOI)和组织血红蛋白指数(tH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测量提示内侧皮瓣的血供较好,与腹壁下血管穿支多分布于脐周有关.术中血流阻断前NIRS即可检测出皮瓣Ⅳ区......
作者:陈颖;陈嘉健;杨犇龙;陈嘉莹;楼菲菲;柳光宇;邵志敏;沈镇宙;吴炅 刊期: 2015- 02
-
正中神经拇短屈肌肌支移位治疗高位尺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拇短屈肌肌支移位于尺神经深支的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上肢8侧,首先对标本的腕、手部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拇短屈肌肌支的数量,游标卡尺测量拇短屈肌肌支到豌豆骨距离以代表神经的再生距离,并在尸体上模拟拇短屈肌肌支移位到尺神经深支的手术.切取神经标本予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Plusversion6.0测量有髓神经纤维横截面积、密度并计算有髓神经纤维数......
作者:丁健;李志杰;陶先耀;王珑;封晓亮 刊期: 2015- 02
-
穿支定位在原瘢痕区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意义:附一例报道
目的探讨穿支定位在腹壁瘢痕患者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时的作用.方法术前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以确定有未被损伤及足够粗的腹壁下动脉皮瓣穿支,术中探查已定位穿支血管,分离腹壁下动脉穿支及皮瓣,二期乳房再造1例.结果术前优穿支体表定位位置与术中吻合,大穿支位置位于脐水平左侧约2.8cm处的垂直下方2.0cm,内径1.3mm.皮瓣成活好,术后随访半年,再造乳房外形良好,总体修复......
作者:许澍洽;朱洪章;刘祥厦;许扬滨 刊期: 2015- 02
动态资讯
- 1 长段同种异体骨与自体活骨复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 2 逆行岛状皮瓣或远端蒂皮瓣坏死的原因探讨及防治措施
- 3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4 第十一期全国手与拇手指再造学习班暨第三期全国手功能康复学习班通知
- 5 预防趾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 6 显微技术精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转流术143例
- 7 高频彩超结合超声造影技术在穿支皮瓣术前设计及评估中的应用
- 8 用皮瓣与带血管髂骨组合移植修复足跟骨及软组织缺损
- 9 指背筋膜蒂皮瓣联合第二足趾侧方皮瓣修复示指与中指指腹缺损一例
- 10 带足背皮瓣的足趾移植修复手掌部创面并再造拇手指
- 11 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 12 经皮血气分析监测轴型皮瓣血运的临床应用
- 13 逆行桡动脉掌浅支蒂大鱼际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14 戊二醛及深低温处理的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
- 15 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 16 以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再造乳房
- 17 后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
- 18 组合组织移植治疗濒临截肢肢体的临床分析
- 19 断腕合并多指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 20 纵向两针套叠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