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腓浅动脉皮支链的应用解剖

    目的明确腓浅动脉皮支链形成的区域和形态,为临床切取小腿前外侧皮支链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9月,解剖新鲜成年尸体标本下肢15侧,女性3侧,男性12侧,皮肤观察无外伤及手术史.13侧下肢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手术显微镜下精细解剖,显示各皮支来源、链状吻合部位和形态,于穿深筋膜处测量各皮支的外径.2侧下肢制做动脉铸型标本.结果腓浅动脉皮支共61支,每侧(4.38±0.77)......

    作者:秦向征;刘鹏;许东元;刘环宇;金昱;延光海;方今女;丁自海 刊期: 2015- 01

  • 带部分甲床的(足母)趾腓侧皮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侧方皮肤软组织及甲床缺损

    目的探讨带部分甲床的躅趾腓侧皮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侧方皮肤及甲床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5例拇指末节侧方皮肤软组织及部分甲床缺损的患者,急诊应用带部分甲床的游离躅趾腓侧皮瓣修复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20个月,皮瓣外形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4~7mm,指甲生长光滑,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该术式修复拇指末节侧方皮肤软组织伴部分甲床缺损可恢复拇......

    作者:于昆仑;张英泽;田德虎;张冰;白江博;邵新中;张桂生;赵红芳 刊期: 2015- 01

  •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KISS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KISS皮瓣在修复四肢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5月,根据手足部创面的特点,结合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解剖特点设计分叶皮瓣,通过皮瓣重组(KISS)修复手足部创面缺损12例,将皮瓣的长度变成宽度使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Ⅰ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1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股四头肌肌力5级,膝关节屈、伸10°~180°......

    作者:唐修俊;魏在荣;王波;王达利;孙广峰;金文虎;李海 刊期: 2015- 01

  • 术前不同定位方法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应用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定位方法对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穿出阔筋膜的穿出点定位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各种方法的符合率,为股前外侧皮瓣设计和切取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9月-2013年12月,对23例(24侧)拟行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6侧,分别应用手持式多普勒(HHD)、彩色多普勒超声(CDS)、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CDS和MDCTA联合定位,皮瓣大小:8cm×5cm~28cm×12c......

    作者:芮永军;张雁;杨红;黄海;强力;赵刚;杨通 刊期: 2015- 01

  • 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8月,对15例复杂性断指采用带双套静脉回流系统的前臂flow-through静脉皮瓣游离移植重建断指血运,并一期修复创面,受伤至手术时间1.5~5.5h(平均2.5h),血管缺损长度1.5~11.0cm(平均3.6cm);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5cm×3.0cm~11.0cm×11.0cm......

    作者:郑大伟;黎章灿;许立;张旭阳;石荣剑;孙峰;寿奎水 刊期: 2015- 01

  • 改良Oberlin术在臂丛损伤后屈肘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臂丛损伤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严重地影响患者上肢运动、感觉功能和外观,对于患者本人和家庭都带来心理、经济和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打击.对于一些原先从事手工行业的患者来说,这种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1].尽管人们对于臂丛损伤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9世纪,但是在其治疗领域,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仍旧未能有所突破.随着显微外科的开创以及电生理诊断技术的进展,其诊治才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臂丛损伤中,累及上干及上、中干......

    作者:周英杰;芮晶;赵新;劳杰 刊期: 2015- 01

  • 走向国际我国显微外科学科发展方能持久

    这是个绚烂而多变的时代.21世纪为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数字技术等飞速发展,其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显微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期刊提出了挑战.医学的发展让患者有着越来越多的选择,同时学科专业发展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不断有新的专业和交叉专业诞生,也不乏某些轰然倒下的知名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如何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从来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作者:刘小林;顾立强;汪华侨 刊期: 2015- 01

  • 半世回眸 蔚成大观——河南省显微外科的发展

    显微外科是在20世纪诞生的一项重大技术,有力推动了外科整体水平的发展.我国是国际上开展显微外科手术数量多的国家.河南省显微外科起步早、力量强,成绩突出,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有些手术技术居于显微外科领域的前沿.从河南省显微外科在百废待兴时期的艰辛创立,到特殊岁月里的不屈坚守,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业界楷模,直至新世纪的高歌猛进,翻开历史的每一页,穿行在时空的每一个角落,欣赏展现在眼前的每一幅影像,都让我......

    作者:贺长清;裴国献;吴学建;周明武;侯建玺;杨瑞甫 刊期: 2015- 01

  • 微血管吻合器在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游离腓骨瓣移植静脉吻合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放射性下颌骨坏死腓骨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2012年9月-2014年2月,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切除术后缺损34例,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端端吻合,共用61枚吻合器,其中27例采用双静脉吻合,7例采用单静脉吻合.结果34例游离腓骨肌皮瓣静脉吻合口无渗血,术中阻断实验显示静脉通畅、充盈良好;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明显缩短,平均吻合每条......

    作者:王友元;张大明;范松;林钊宇;周斌;钟江龙;陈伟良;李劲松 刊期: 2015- 01

  • 应用游离颏下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颏下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应用游离颏下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原发疾病、组织缺损情况和游离颏下皮瓣的侧别、皮瓣大小及成活情况,并进行随访,记录原发疾病的复发、转移以及术后外形和面神经下颌缘支功能.结果11例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为口腔癌,均选择健侧颏下皮瓣,术后无皮瓣坏死,11例皮瓣移植均成功.经......

    作者:刘堃;彭歆;毛驰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