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儿童游离组织瓣修复组织缺损2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对儿童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游离组织瓣对27例儿童患者进行组织修复.男14例,女13例:年龄5~14岁,平均10.8岁.肿瘤切除后修复5例,创伤后缺损16例,烧伤后瘢痕6例,游离皮瓣19例,游离肌骨瓣6例,游离肌瓣2例,平均手术时间4h20min.结果术后仅1例发生皮瓣部分坏死,其余组织瓣均存活,成功率......

    作者:周钢;邱勋永;沈宁江 刊期: 2014- 01

  • (足母)甲瓣移植术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足母)甲瓣移植术后供区创面采用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26例因外伤致手拇指近、末节撕脱,皮肤与甲床组织缺损患者,施行吻合神经、血管的(足母)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后,采用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第一趾皮瓣供区皮肤与甲床组织缺损.结果26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经3个月~4年随访,(足母)趾供区保留了趾体原有的长度,皮瓣外......

    作者:古汉南;张子清;古小玲;李木卫;陈瑶;杨延军;马立峰 刊期: 2014- 01

  • (足母)趾底动脉背侧支供血的(足母)甲瓣修复拇和手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由(足母)趾趾底动脉背侧分支供血的(足母)甲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甲床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由(足母)趾趾底动脉背侧分支供血的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拇指、9例手指甲床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足母)趾供区采用直接缝合、全厚皮植皮、(足母)趾腓侧瓣覆盖等方法修复,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术后(足母)甲瓣全部完全成活经过4~14个月随访,功能良好,1......

    作者:李文君;苏波;张玲玲;李春华;孙长胜;钱英俊;刘迎曦;江俊宏;刘丹 刊期: 2014- 01

  • 游离穿支皮瓣在老年患者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3例四肢皮肤缺损的老年患者进行基础疾病控制和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其中伴有高血压疾病15例,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3例.皮肤缺损部位:足踝及胫前33例,手背、手腕或前臂10例,皮肤缺损面积2cm×3cm~10cm×16cm.其中28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

    作者:杨科跃;周丹亚;潘佳栋;胡瑞斌;李学渊;陈宏;滕晓峰;王欣 刊期: 2014- 01

  • 四肢血管拉伸延长的力学特性及在显微吻合中的应用进展

    对血管力学特性的大量基础研究已证实血管是黏弹性材料,具有拉伸延长的特性,但是这些基础研究的成果似乎没有引起临床医生足够注意,故没有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成果.不少临床医生认为四肢主干血管断裂后缺损大于2~3cm以上,需要进行血管移植.其实,如果能够了解血管的拉伸延长的力学特性,完全可以对更长的血管缺损,直接进行显微吻合,从而避免血管移植,还可简化手术,提高血管修复的质量.了解四肢血管的力学特性将对显微吻......

    作者:祁峰;李杰;祁晓;郭承炎;肖鲁伟 刊期: 2014- 01

  • 见微知著震古烁今——广东省显微外科的发展

    自1963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等入首次报道前臂断臂再植成功至今,我国的显微外科事业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1].1964年11月,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断腿再植,广东省显微外科由此起步.随后,我省显微外科紧跟国内、外发展潮流,历经几代人的发奋努力,成绩辉煌,为我国乃至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顾立强;刘小林;汪华侨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