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年第5期文章
  • 红花黄素体外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红花黄素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效果.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大鼠BMSCs,取P3代BMSCs接种培养板,分3组,每组6孔:A组(红花黄素组)和B组(对照组1)待细胞接近50%融合后,每孔内加入10μg/L的bFGF预诱导24h,PBS洗涤2次后,A组再加入含红花黄素的无血清DMEM诱导液诱导24h后弃掉诱导液,......

    作者:王祥强;卜志勇;李安军;涂圣旭;施永彦 刊期: 2013- 05

  • 神经内镜辅助下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中脑背外侧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利用10具福尔马林固定、血管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应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对中脑背外侧区域进行显微解剖及观察.结果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充分暴露环池、小脑幕切迹中后方、中脑背外侧、滑车神经、三叉神经根部、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切开小脑幕后可暴露颞......

    作者:陈伟;程宏伟;冯春国;李长元;程志勇 刊期: 2013- 05

  • 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系统重塑

    周围神经系统是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将外周感觉效应器获取的信息上传给中枢神经,如:温、痛、触、本体感觉等;同时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与反馈下传至终末效应器官产生生理活动,如肌收缩、腺体分泌等.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以及终末效应器官三者存在的明确的定位、投射与支配关系是机体协调功能的物质基础.此三者间的关系是由物种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个体在发育的过程中形成、在不断的学习和使用中巩固其......

    作者:姜保国;殷晓峰;张培训;寇玉辉;韩娜 刊期: 2013- 05

  • 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临床适应证的考虑

    由于严重创伤、肿瘤切除、先天性畸形等原因造成的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周围神经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程度的增加、交通日益发达和人口流动倍增,周围神经的损伤急速上升.据统计,欧洲每年有约30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美国有将近20万,我国也有此类残疾患者可能达数百万[1].根据伤情不一,在许多情况下将出现不可能直接缝合修复的神经缺损.神经缺损分为4度,其中Ⅰ、Ⅱ度缺损可以......

    作者:朱庆棠;郑灿镔;刘小林 刊期: 2013- 05

  • 将我国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临床适应证专家研讨会纪要

    目前已有多种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并且多种多类潜在可应用于临床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新型材料在研发之中,相关的文献报道不断增多.然而,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临床修复专业性很强,牵涉的因素复杂多元,临床情况复杂多变,怎样针对复杂的临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临床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的研发?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材料,怎样据其结构特性和周围神经损伤缺损修复的神经生物学要求,谨慎、客观、科学地选择临床适应证?是目前......

    作者:郑灿镔;朱庆棠 刊期: 2013- 05

  •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33例,对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随访3~44个月,疗效按GOS评分:5级28例,4级2例,3级1例,1级1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术野暴露充分,对脑组织骚扰小,瘤颈夹闭可靠,疗效满意;术前通过CTA或DSA充分评......

    作者:赵兵;谢永胜;江涛;吴德俊;李平;沈杰 刊期: 2013- 05

  •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7月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其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总结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外科治疗,单侧额下入路20例,纵裂入路4例,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10例,翼点及额下联合入路1例.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分级评估,Ⅱ级26例,Ⅲ级4例,Ⅳ级......

    作者:许新科;李军亮;张善义;翁胤仑;欧阳乐平;李方成 刊期: 2013- 05

  • 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分析86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临床特征,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策略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86例行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3D-CTA、DSA,充分评估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情况,联合Spet-zler-Martin分级、首发症状等制定详细的显微手术方案.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保留和......

    作者:蒋宇钢;张明铭;李奇;周倩 刊期: 2013- 05

  • 根治性切除和视神经管减压对鞍区脑膜源性肿瘤切除术后视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源性肿瘤根治性切除和视神经管减压对于鞍区脑膜源性肿瘤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鞍区脑膜源性肿瘤中的脑膜瘤和血管外皮瘤切除术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肿瘤切除程度的Simpson分级、肿瘤粘连程度、视神经管减压和患者临床预后及视力转归的关系,并结合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SimpsonⅠ级切除31例,术中显示有明显肿瘤和重要......

    作者:刘党奇;黄权;叶小帆;石忠松;王海军 刊期: 201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