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广东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嵌合皮瓣在修复四肢复杂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旋股外侧动脉向皮瓣、筋膜或肌肉发出的穿支,形成以同一上级母体血管为蒂的不同的组织瓣,嵌合移植修复四肢创伤中的复杂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利用旋股外侧动脉向肌肉、筋膜及皮肤发出穿支,制成2~3个不同种类的组织瓣嵌合移植,对四肢环形组织缺损4例、多个创面3例、手足套状撕脱伤6例及GustiloⅢC型损伤9例进行修复.结果22例中移植组织19例全部成活.有3例......

    作者:郑晓菊;张忠;李海军;王新宏 刊期: 2013- 02

  • 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血管变异的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碰到穿支血管变异时的处理方法与疗效.方法对8例术中发现骨间后动脉穿支血管变异的患者,调整皮瓣位置,2例采用单一穿支吻合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切断穿支改变路径后重新吻合,3例设计成分叶状皮瓣.结果术后7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二期植皮后愈合,随访3~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及厚薄较满意,手指伸、屈功能恢复较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

    作者:胡浩良;潘志军;王欣;陈宏;章伟文 刊期: 2013- 02

  • 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

    目的探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6例,其中足背创面4例,足趾创面2例;缺损面积为3.0cm×5.0cm~5.5cm×8.0cm;4例供区直接缝合,2例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本组6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3~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削薄腓......

    作者:杨晓东;刘杨武;杨锦;张根福;丁茂超;梅劲 刊期: 2013- 02

  • 手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

    临床上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应用较多,但小儿病例报道较少[1].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我院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在手指近节切取岛状筋膜皮瓣,逆行修复小儿手指指端缺损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资料与方法本组共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5~12.0岁,平均5.6岁.损伤原因:钝性夹伤5例,刀伤2例,皮带绞伤1例.受伤指别:示指4例,中指2例,环指2例.皮肤缺损为远指间关节以......

    作者:张航;周绍勇;吴德生;唐林俊 刊期: 2013- 02

  • 回忆陈中伟医师往事点滴

    我是1980年调入上海市六医院骨科工作的.报到上班后第3天,陈医师就安排我做动物血管吻合练习,早上交班结束,他就带着我演示了2次大鼠颈部血管的吻合并详细告诉了我缝接血管的要点,他匆匆离开之前他对我说有什么问题找王琰医师.2周训练结束后他来看我练习的结果并且剪开了一个吻合口检查,我感觉到陈医师对工作的要求是这样的认真和严谨.陈医师做手术总是第一个到场,自己为患者摆体位,亲自消毒、铺巾,手术从开始直至......

    作者:陈统一 刊期: 2013- 02

  • 发扬光大辛勤耕耘

    时光荏苒,岁月蹁跹,在纪念我国第一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回顾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在四肢显微外科领域辛勤耕耘的历程,使人倍感振奋!1963年1月,陈中伟和钱允庆合作,把工人王存柏被机器轧断的右手重新接了上去,依靠集体的智慧,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完全成功的断手再植手术,开创了中国显微外科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奠定了中国显微外科技术处于和保......

    作者:曾炳芳 刊期: 2013- 02

  • 中国的断肢(指)再植与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

    肢(指)体离断施行再植恢复原有的外形与功能是人们所期望的.中国骨科老前辈山东省省立医院王志先[1]于1960年、上海长征医院屠开元[2]于1962年先后开展了断肢再植的动物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963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等[3]为1例前臂远端完全离断的工人采用血管套接法实施断肢再植获得成功并恢复了功能,证明肢体离断后经再植不仅可以成活而且能恢复功能,为我国及国际再植外科开创了先例,......

    作者:程国良 刊期: 2013- 02

  • 中国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名词术语与定义专家共识

    穿支皮瓣是近年来皮瓣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改善了皮瓣受区的外形和功能、大程度减少了皮瓣供区外观和功能的损害,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房重建及头、颈、躯干与四肢创面的修复.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与深入研究,发现经典的穿支皮瓣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在秉承穿支皮瓣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穿支皮瓣术式得到了不断发展,如为了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衍生了血流桥接穿支皮瓣,为了避免皮瓣臃肿衍生了显微削薄穿支皮瓣,为了修复......

    作者:唐举玉;章伟文;张世民;章一新;陈宏;唐茂林;汪华侨;徐达传;梅劲 刊期: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