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报道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其中高血压脑出血39例,脑动、静脉畸形出血3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及止血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发病4~5h手术8例,5~6h手术16例,6~7h手术18例.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量达80%~90%者10例,>90%者32例,无再发出血.术后死亡4例,死亡率9.5%.术后随访3个月......
作者:柯春龙;余振华;金华伟 刊期: 2008- 05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术(M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应用M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45例,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OswestryDisabilityIndex)和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估腰椎术前功能状况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全部病例得到随访.结果ODI评分:术前36.6±1.2,术后9.2±0.9;术后随访时间:1~45个月,平均12......
作者:冯旭;黄建明;陈安民;李承;姜新华;王建超;郭风劲;徐卫国;李顺利;瞿卫 刊期: 2008- 05
-
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骨髓炎及感染创面的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皮瓣技术结合Grosse-Kempf交锁髓内钉(G-K钉)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骨髓炎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治疗30例小腿皮肤缺损伴胫腓骨骨折而致骨、肌腱等外露、骨髓炎及创面感染的病例,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选用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肠肌皮瓣、足背岛状皮瓣等8种不同皮瓣,同时应用G-K钉恢复骨的连续性并取得牢固的固定作用.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术后伤口一期......
作者:马志国;闫乔生;马红霞;贾晶;许有 刊期: 2008- 05
-
腓肠肌血管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腓肠肌血管在组织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成人下肢标本20侧,左侧8侧,右侧12侧.解剖观测腓肠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和长度.临床采用腓肠肌内、外侧血管切取腓肠肌肌皮瓣480例.以腓肠肌血管为受区血管的小腿部位游离皮瓣43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伸肌缺损3例.结果腓肠内侧动脉起始处外径(2.2±0.1)mm,血管长度80~138mm,平均(111±20)mm.腓肠外侧动脉外......
作者:任志勇;张维彬;王辉;黄现峰;魏长月;李永江 刊期: 2008- 05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再植全头皮撕脱伤七例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全头皮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头皮的解剖及损伤特点,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7例全头皮撕脱伤吻合单侧或双侧颞浅动、静脉,其中行血管移植6例.结果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头发生长均良好,外形颇佳.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头皮撕脱伤,能够恢复原有外形,头发生长浓密,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郑竞舟;邓小兵;邓名山;章剑;刘斐 刊期: 2008- 05
-
改良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内瘘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吻合内瘘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先作Allen试验证明手掌动脉弓血管通畅,然后在腕关节近端压迫阻断桡动脉血流,检查在阻断处的远端仍可触及桡动脉明显博动者,再于术中开放桡动脉远心端确定有喷射状出血,血流充足的病例,选择将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作对端吻合,临床应用30例.结果术后6周内瘘穿刺透析血流量均在200ml/min以上,随防6个月~4年,平均2年6个月,......
作者:李光昭;杨卫民;张克斌;李星洪;许哲;王乐浩;林建群;曾斌;郑会丰 刊期: 2008- 05
-
人造血管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报道应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Gore-Tex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40例,修复血管缺损长度3.0~8.0cm,平均10.5cm;血管直径0.4,~1.0cm,平均0.7cm.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进行人造血管移植40例,其中32例获得术后5个月~3年随访,术后肢体血液循环良好,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通畅,属优良循环23......
作者:王利;姚海波;李文庆;朱小弟;王文胜;陈传煌;杨涛;张鹏 刊期: 2008- 05
-
前臂桡侧筋膜蒂相连皮瓣一期修复手部多处创面
目的探讨应用前臂桡侧筋膜蒂相连皮瓣一期修复手部多处创面的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对手部多处创面的7例,在传统前臂桡侧筋膜蒂皮瓣的近端附加设计一个筋膜蒂岛状小皮瓣,形成筋膜蒂相连皮瓣,修复手部两处跳跃式创面.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和手术并发症.结果7例中5例全部成活,2例相连的小皮瓣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发现皮瓣质地优良,外形较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桡侧筋膜蒂相连皮瓣安全......
作者:邢志利;熊革;谢玲丽;王相;徐国金;韩良军;孙捷 刊期: 2008- 05
-
人造血管在血液透析通路中应用17例
目的观察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造血管在前臂建立动、静脉内瘘17例,分析其成熟时间、使用时间、透析时血流量及并发症.结果术后4~6周开始使用内瘘,早期通畅率100%,随访4年,1例感染后出现瘘管裸露;5例血栓形成,行人造血管切开取栓;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拔除人造血管,改行腹膜透析;2例行桥式闭塞后改行袢式.使用时间短2周,长时间......
作者:鄢艳;谢建军;陈钦开;张莉 刊期: 2008- 05
-
白内障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明显白内障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C值的变化.结果随访1~2年,21眼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眼需滴降眼压药物.全部病例手术后前房加深.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
作者:罗玉蓉;卓业鸿;白玉婧;卞新浩;李彦峰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细胞外ATP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的实验研究
- 2 复合骨形态蛋白-2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人工骨结合带血供骨膜修复羊大段骨缺损
- 3 断肢再植术后并发气性坏疽三例
- 4 缝匠肌髂骨瓣在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 5 TGF-β1多克隆抗体预防屈指肌腱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 6 高频超声在坐骨神经卡压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 7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在拇指指端缺损中的应用
- 8 可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岛状臀大肌皮瓣修复Ⅳ度褥疮
- 9 血管束植入移植神经修复外周神经损伤对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 10 应用肌皮瓣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
- 11 带蒂皮瓣转移与外固定支架联合应用修复小腿严重创伤临床分析
- 12 手部指动脉逆行筋膜瓣临床应用15例分析
- 13 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 14 腹壁上动脉血管推进距离对大鼠穿支皮瓣成活的影响
- 15 以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V-Y接力皮瓣修复腹部供区创面的临床应用
- 16 细胞外ATP对体外培养乳鼠脊髓神经元生长的影响
- 17 经口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术后窒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18 远端蒂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蒂部减张皮瓣的设计与应用
- 19 上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与康复
- 20 手部严重毁损伤急诊功能重建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