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冷冻温度对许旺细胞抗原性的影响及佳温度值的确定
目的检测两步冷冻法不同冷冻温度对外周神经中许旺细胞(Schwanncell,SC)抗原性的影响及冷冻保存佳温度值的确定.方法取SD雌性大鼠80只,分为8组,每组10只,切取双侧坐骨神经2cm,1组为新鲜对照组,另7组为实验组,采用两步冷冻法分别降温至-20℃、-30℃、-40℃、-50℃、-60℃、-70℃和-80℃,保存2h后转液氮中保存48h,取出后在37℃水浴箱中快速复温1min.每组取3m......
作者:肖玉周;姚运峰;潘功平;周建生;胡汝麒 刊期: 2007- 02
-
带尺动脉腕上皮支的不同蒂皮瓣临床应用
浙江湖州市第一医院骨科夏增兵、王丹、袁永健来稿:分别选用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主干--升支为蒂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升支为蒂皮瓣、尺动脉远端一腕上皮支升支为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共18例.术中腕上皮支降支为蒂或主干升支为蒂的皮瓣切取时可带入2~3cm宽筋膜蒂,保留浅层的筋膜血管网.修复手掌创面时,需于受区找到可供吻合神经与前臂内侧皮神经缝接.......
作者:夏增兵;王丹;袁永健 刊期: 2007- 02
-
静脉动脉化的指背筋膜瓣修复指端缺损
河南郑州解放军153中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李士民、赵东升、李坤德、周明武、幸超峰来稿: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同指中节背侧筋膜瓣静脉动脉化修复指端缺损24例25指.皮瓣全部成活,指端外观及感觉满意.......
作者:李士民;赵东升;李坤德;周明武;幸超峰 刊期: 2007- 02
-
内镜治疗踝管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内镜下踝管的相关解剖、毗邻和手术入路及其在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大体解剖5具尸体(10侧)和内镜下松解胫神经及内外侧管之间纤维10具(20侧).结果结合大体解剖测得数据确定内镜解剖踝管的手术学入路(采取三点入路:内踝尖和跟腱止点内侧缘连线中点垂线上4.5cm;内踝尖和跟骨结节连线中点;跟骨结节和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缘连线中点),并成功根据入路进行内镜下松解胫神经和内外侧管之间的纤维隔.结论根据解剖......
作者:孙吉文;刘志刚 刊期: 2007- 02
-
显微外科在骨移植方面的回顾与展望
骨移植的历史已逾百年.早在1878年Macewen即有1例异体植骨获得成功的报道.此后,骨移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但传统移植骨因不带血供,其愈合需要漫长的替代过程,疗效多不尽人意.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骨移植也得到了新的发展.1973年,McCullough首先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应用吻合肋间后血管的肋骨移植修复狗的下颌骨缺损.1975年,Tadyolr用吻合腓血管的自......
作者:陈振光 刊期: 2007- 02
-
带神经血管蒂腓骨长肌腱复合瓣修复跟腱并皮肤缺损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腓骨长肌腱复合瓣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切取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串接腓骨长肌腱及足外侧皮瓣形成复合瓣,转移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6例.皮肤缺损大小为6.5cm×4.0cm~2.0cm×1.5cm;跟腱缺损长度为2.0~7.5cm.结果术后随访4~16个月,皮瓣均成活及跟腱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良好,未再破溃.术后1例皮肤边缘......
作者:林松庆;张发惠 刊期: 2007- 02
-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
目的介绍吻合血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的临床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11例,女6例,男5例.皮瓣设计区域为同侧小腿,腓肠内侧肌肌腹以远1/2的表面部分,前内界为胫骨的内后缘,后外侧界为小腿后正中纵轴线,皮瓣的轴行线为前内界和后外侧界的中线.皮瓣长8~15cm,宽6~14cm.结果10例皮瓣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不臃肿,恢复了一定的触觉;......
作者:谢仁国;顾剑辉;汤锦波;邓爱东;龚炎培 刊期: 2007- 02
-
带感觉神经的足背动脉蒂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缺损
目的探讨前足皮肤缺损的修复及感觉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用足背外侧皮神经与跖底神经吻合,足外侧供区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17例跗外侧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感觉、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结论跗外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皮瓣薄、有神经支配、解剖位置恒定.......
作者:胡勇;王增涛;朱小雷;孙文海;许庆家;朱磊;刘志波;吴昊;王德华 刊期: 2007- 02
-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蒂球拍状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在小腿内侧以胫后动脉内踝皮支为血管蒂设计成球拍状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交腿皮瓣修复5例.球拍(皮瓣)面积为16cm×9cm~6cm×4cm,在小腿中上段设计切取,球拍柄宽2cm,长为4~12cm,在小腿中下段内侧设计切取.结果17例皮瓣术后血运好,无肿胀、淤血,全部成活,随访皮瓣质软,......
作者:孙振中;寿奎水;韦旭明;王建兵;吴永伟;顾三军 刊期: 2007- 02
-
以旋股外侧动脉高位皮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高位皮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术中发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支细小或缺如时,改用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发出的高位皮支为血管蒂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手部、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的范围为15cm×6cm~28cm×13cm,并带部分肌瓣、骼胫束以及股外侧皮神经,骨折分别行内固定或外固定.结果本组7例术后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
作者:王培吉;董启榕;秦建忠;周凯龙;江波;张咸中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游离指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
- 2 十指断离全部再植成活的体会
- 3 胫后动脉逆行皮瓣桥式交叉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 4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5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
- 6 显微外科方法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
- 7 踝前血管逆行吻合的游离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创
- 8 侧卧位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9 应用腹直肌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 10 应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
- 11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穿支皮瓣临床应用16例
- 12 腓骨骨皮瓣组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
- 13 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治疗慢性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 14 基于神经搭桥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直接连接技术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 15 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的显微解剖
- 16 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治疗体会
- 17 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特殊情况的处理
- 18 急诊多指再造26例
- 19 锐器致手指完全离断再植60例
- 20 快速原型技术在腓骨移植修复上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