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惟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及WPRIM收录,被引频次、引文和影响因子等一直名列全国科技期刊前列。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显微外科的新进展,反映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同时积极介绍基层医院开展和普及显微外科的情况,适合从事显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外科、腔镜和内镜的应用等手术学科及解剖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投稿和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0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06/R
邮发代号: 46-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036
- 国内刊号:44-120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医学数字化在显微外科领域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技术,解决显微外科的技术难题,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方法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进行数字化工作.结果建立了显微外科数字资料管理系统和医患沟通信息化系统软件.结论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到显微外科领域,可以完善临床资料的系统化管理、方便医患沟通和随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研和学术水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作者:齐向东;李勤;秦建增;钟世镇 刊期: 2006- 05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细胞凋亡对早期再狭窄的影响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新内膜形成过程中细胞凋亡对早期再狭窄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为基础,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新内膜中Bax、Bcl-2动态表达及细胞凋亡的过程.结果Bax、Bcl-2在正常动脉壁无表达.Bcl-2于术后3d内膜开始表达,术后30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Bax于术后3d内膜开......
作者:梁春阳;周定标;余新光;许百男;章文斌;王世波 刊期: 2006- 05
-
椎管内修复臂丛损伤的显微解剖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及摹拟手术,设计一种椎管内利用残留神经前根修复臂丛椎间孔段神经根损伤的新术式.方法对15具成人颈段尸体标本,测量如下解剖学数据:C5~T1神经前根的直径;神经前根的长度;神经前根自出硬脊膜处到臂丛上、中、下干前股、后股,外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的距离;前根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在2具成人尸体标本模拟颈椎后路半关节及椎板切除结合前路锁骨上臂丛探查手术,并取腓肠神经桥接从C5神经前根至同侧......
作者:王来旭;王树锋;王晓芳;王学文;周忠水;冯楠;王政 刊期: 2006- 05
-
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的解剖及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为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修复外踝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初步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在60侧成人干燥腓骨标本上测量腓骨头和外踝的相应形态学数据,并在新鲜尸体上摹拟手术.临床应用1例.结果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平均宽度:腓骨头为(1.4±0.2)cm,外踝为(1.6±0.2)cm;关节面平均长度:腓骨头为(1.5±0.2)cm,外踝为(2.0±0.2)c......
作者:潘振宇;喻爱喜;张建华;邓凯;张明元 刊期: 2006- 05
-
旋腓骨颈动脉蒂腓骨上段骨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以旋腓骨颈动脉为蒂腓骨上段骨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侧经动脉内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旋腓骨颈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旋腓骨颈动脉始于腘动脉,起点在腓骨头尖下(3.3±1.1)cm,干长(1.4±1.0)cm,外径(1.4±0.5)mm,其上行骨膜支与膝下外侧动脉下行骨膜支有恒定吻合.结论以旋腓骨颈动脉为蒂的腓骨上段骨瓣移植术具有手术的可行性.......
作者:陈振光;郑晓晖;谢昀;陶圣祥;杨玉华 刊期: 2006- 05
-
努力提高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技术水平
肢体复杂组织缺损是创伤的严重后果,其修复往往富有挑战性,成为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治疗难题.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自体组织游离移植成为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预构皮瓣、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等一系列显微外科新技术的问世,肢体复杂组织缺损的二期修复已不再是可望不可得的祈求,许多原来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而不得不考虑截除的残肢都得到保留和有......
作者:曾炳芳 刊期: 2006- 05
-
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目的报道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994年3月至2003年8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游离皮瓣与游离腓骨瓣移植或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4例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结果4例均获得成功,经1~3年(平均1年8个月)的随访,骨支架愈合良好,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好.拇指均可与手指对指,手部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手......
作者: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王振军;孙乐天;何旭;张宏勋 刊期: 2006- 05
-
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在四肢创伤急诊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报道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急诊修复四肢创伤的效果.方法1988年4月至2004年8月,进行急诊游离组织移植86例,修复肢体54例,再造拇指32例.移植的组织包括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足背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废弃肢体的复合组织块及(足母)趾皮甲瓣.手术在伤后1~5d内进行.结果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例,均行血管探查手术,5例危象解除,3例失败.移植组织的成功率为96.5%(8......
作者:姜佩珠;范存义;蔡培华;眭述平;曾炳芳;于仲嘉 刊期: 2006- 05
-
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伤缺损
目的介绍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伤缺损的临床经验,并探讨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共急诊应用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面大于2cm者18例.旋转轴点在近侧指间关节(PIP)平面以近0.5cm,皮瓣面积2cm×2cm~3cm×4cm,皮神经筋膜蒂长2~3cm.均将指背皮神经与指固有神经吻接,并在旋转点远侧1cm处结扎指背浅静脉.结果术后皮瓣......
作者:张世民;王保山;曹艳;高树林;李玉坤;俞光荣 刊期: 2006- 05
-
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一期修复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49例,应用再植、再造、游离皮瓣或组合皮瓣技术进行急诊一期修复重建,其中手部小组织块再植与再造21例,再植组合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15例,再植同时进行再造并组合皮瓣移植8例,多指组合再造联合皮瓣移植5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包括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足背皮瓣、足内......
作者:柴益民;曾炳芳;康庆林;薛剑峰;沈继;蒋佳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带血管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重建髌腱的长期随访
- 2 双腓骨移植血管植入治疗股骨颈骨缺损与骨折一例
- 3 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分离复杂连头婴畸形相嵌的脑组织
- 4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 5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Gustilo Ⅲ B型小腿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
- 6 (踇)甲瓣联合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区皮肤缺损
- 7 足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 8 全拇指脱套性损伤的再植
- 9 视网膜静脉阻塞显微手术治疗的实验研究
- 10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修复上肢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11 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底皮肤撕脱伤足跟部创面
- 12 不同张力缝合对皮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 13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加锁定钢板治疗肱骨术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分析
- 14 改良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后指屈曲挛缩畸形
- 15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16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 17 输卵管妊娠显微吻合输卵管32例临床体会
- 18 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19例
- 19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老年人足背远端皮肤缺损
- 20 右尺、桡动脉缺损24小时成功修复一例